是粤城财政局出的,主要是支付葛小华的那一批b级的葛氏内甲,可能是在实践过程中的效果不错,因此很快审核通过了,打入了葛小华的账号,同一时间,葛小华也跟母亲沈翠娥说明了兴建高山乡中学小学新教学楼的想法。
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葛小华既然要支助教育,那么先回馈乡亲是首要的,因此这一百万先建个新的教学楼,大概7层左右的,一百万是完全是可以建出来的,但是在挑选工程队方面就要火眼金睛了,遇到一些坑人的包头工,为了利益偷工减料太多了,教学楼的质量无法保证,葛小华就会觉得这笔钱用得不到位。
因此教育局让葛小华过来也是有道理的,作为赞助人,他有权利在这方面有选择权。
要知道高山乡的中心小学的教学楼早已经破破烂烂了,尽管只有十多年左右的历史,却破烂得不成样子了,也是那个时期资金紧张的缘故,所以建设起来的教学楼质量不怎么样,所以还是要重新建一座教学楼,加上高山乡中心小学不仅有葛家村的小孩入学,其他村子的小孩也都会就近读小学,毕竟很多年前的父母都去打工了,留守儿童还是很多的,因此在本地先上小学,以后可能会接到城市里面借读。
所以高山乡中心小学对周边的村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