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长着山羊胡都五十多岁的新老师捋着胡须道,“既然能刻出黑底白字的书,那再刻出白底黑字的书也不奇怪了。”
个老师一手拿着一本翻开的三字经,互相对比较着,果然每一页都是一模一样。“这书确实可能是刻印的,真不他们做的。”
是啊,如果真是刻印的,那就非常了得了。你看这字体,居然采用的不是正楷而是行楷,据我所,不论是刻碑还是刻印,这行楷可都比较正楷难刻的多。”
羊胡老者道,“正楷刻字字体端正,一笔一划刻起来容易些。但行楷字看起来却更流畅舒适,只是刻字要难的多。这些书却全都是采用的王右军行书字体,深得其精髓,笔意遒润、章法疏良、行气畅达,变化多样却又有法度,古朴典雅又不失活泼,这个写稿之人是个书法大家,而刻这字的人也都把其原样刻下,同样厉害。”
就是不刻印这些书,花了多少成本。”
是啊,如果这种刻印的方式成本不高,那真是读书人的福音啊。”
我估计这种刻印方式肯定比抄写来的快捷便宜,要不然,山长为何要刻印上千本书而不让人抄写呢?”
羊胡子不住感叹,他还看出了刻印书的一个好处。那就是准确,人抄写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