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卖到江心市,再从那边运到了这里来卖。
不过临潭城里的牲口比江心市卖的贵些,因为过了关,交过关税,成本增加了一些。
“这牛多少钱?”
“五贯钱!”
卖牛的人伸出一个巴掌转了几下。
那是一头很壮的毛牛,听说耕田好,但柯老爹觉得长毛牛看的挺怪的,还是想买黄牛。
黄牛也有,一头三四岁的母黄牛,牛贩开价只要四千钱。
柯老爹跟那牛贩讲了许久,最后说他后面这群同乡都要买的,非要个最低价,讲来讲去,最后讲到了十贯钱三头母牛的价格。
一群乡民高高兴兴的拿出庄票到钱庄去兑钱,然后背着绢回来付账。
因为移民来时,把家里的都打包卖了,这些乡民们手里倒都有些钱。
三头肥壮的牛,三四岁口,才总共十贯钱,大家都觉得赚翻了。以前灞上张家也买过黄牛,这样子的一头起码就要十贯。
可现在他们十贯买了三头,多赚了两头牛呢。
不过还是柯庆买的最多,不声不响的,一出手就跟牛贩谈好了买一百头牛、一千只羊的大生意。商人给了一个更优惠的价,还答应把牛羊都送到他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