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都关中后,关中平原上的田地大部份都成了世家豪门的,关中人多,可朝廷却收不到多少税赋,也无地可均。
越发的导致了朝廷的困窘。
而迁都襄邓,那里却有足够的田地,缺的是人口。朝廷迁都襄邓,可以移民过去,均田授地,同时从河南、江汉,甚至是江淮、东南等地运输税赋钱粮到新都,也会非常的方便,再不会有有钱粮也运不进京的麻烦。
可以说迁都襄、邓一带,营建新都,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在此时的形势下迁都,却未免有畏敌逃跑之嫌,一旦从长安迁都到了襄邓一带,那么原本关中驻集的重兵,就会大部迁到山南。这就会让关中的这路防御,越发的减弱,本就是个弱点破绽,就会成为一个大洞。
若是没有突厥的威胁,李超也赞成迁都,不管是迁洛阳还是迁襄邓,都能接受。比起关中的窘况,迁都好处很多。
但此时此刻,突厥人就顶在关中的西北大门外,朝廷这个时候迁都,那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此时迁都,不仅仅只是迁都这么简单,这是避战派。
而李超是坚决的主战派。
“陛下,敌人都拿刀抵到我们的喉咙上了,我们这个时候却还想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