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下成为超然于三省之上的最高决策兼行政机关,使职和使职化的六部寺监成为政务执行的主体,涉及朝廷政务的公文书形了新的上传下达的程式。
新朝新气象,李世民一改过去以尚书省为中枢的三省制,而弄出了如今这一套中书门下群宰制度,实际上也大大减弱了宰相们的权柄,过去三省制下,虽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但宰相数量少,而且左右仆射的权柄极大。
隋时尚书令权柄最大,后来尚书令长期空置,左右仆射的权柄依然极大,到现在,李世民干脆把尚书都省给架空了,左右仆射也给空置起来,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相,三省长官以及六部尚书、侍郎等,只要加此衔,皆可拜相,入中书门下参预朝政大事。
这样一来,其实宰相数量虽然看着增多了,实际上宰相手里的权柄却分散了,很难出现过去高颍、杨素、裴寂那样权柄极重的权臣。
这个转变,对于大唐许多官员,特别是许多地方官员来说,可能还是模糊不清的。但对于身处中枢的李超来说,却早清楚的把握到了李世民的真实意图。他早清楚的看到,李世民的这些调整,其实已经能说是重新架构布局了。
这是朝廷中枢的大变革,这个变革,让皇帝对于朝政的控制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