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样不是很紧要的大事,吵个三月半年,甚至一年两年都有可能。当然如果元康帝倾向于某一边的话,吵架的时间肯定能够大大地缩短。
但是目前,很显然元康帝不急着表态。他刚坐上帝位,他需要这样一场争论,看清楚朝中的局势,巩固自己的地位。
元康帝不由得赞许地朝颜宓看去,颜宓这小子真聪明。元康帝之前还在发愁,该做点什么,来彰显他的皇权,没想到颜宓全都替他考虑好了。
早朝结束,颜宓飘然离去,晋国公则被所有人围攻。文臣们围着他,讨伐颜宓,谁让颜宓是晋国公的儿子。武将围着他,是要求他要替武将张目,一定要争取到内阁席位,绝对不能让文官专美于前。
宋子期趁着混乱的时候,也悄然离去。
宋子期认为,自己有必要和颜宓进行一次详谈。
不过目前还是不宜见面。
至于颜宓,他既是将军,又是文官。平日里没什么事情的时候,他就在翰林院当差。然后七八天去一趟军营,和手下的儿郎们多亲近亲近。顺便和儿郎们一起操练。
颜宓这种做官模式,开启了一个新的思路。
以至于在未来,涌出不少文武兼修的少年天才。文能兴邦,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