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儿热,趁着早上凉快出门的人更多了,沈氏带着木蓝等了有将近两相(4o分钟)才挤上飞羽。
热气腾腾的车厢里,木蓝觉得要赶紧把买车提上议程,不说其他,家里上学的上班的都在郡都,有辆车会方便许多,买不起飞羽买辆白羽也是好的。
卖完东西回家开会好了。
来过官铺的沈氏熟门熟路的去药阁,夏天的西寒果价格喜人,39个西寒果总共得了7o个银币。
沈氏再次去到介绍秋薯的药童那里,药童告诉沈氏:秋薯必需晒干到一捏就碎的脆度,这样收购价才会高,秋薯价格是时价,基本上在一个半银币到两个银币每斤这件波动。
其实药童还记得沈氏,毕竟来散秋薯苗的人很少,大部分都是大交易,在药童的估算里,就算沈氏种的再好,成活率也不会高到哪里去。
沈氏得到药童的回答后喜上心头,这价格真不低,就算晒到药童说的那个程度,总重量至少要缩水8o%,可架不住量大啊!
沈氏之前小心的扒开土层观察秋薯的长势,有多年务农经验的沈氏推断,院子里和新开地上的秋薯总共种了有五分地,产量正常的话也有一千斤左右,晾干后也有两三百斤。到年底就这一项的收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