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没有他那个时候的小不忍,今天则定是要乱了大谋,如果冰凝现在正是皇贵妃的身份,那么今天他下发的这个上谕完全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在朝堂之上受到攻击与与打压的就不只是怡亲王一个人,冰凝必是要被卷入这场呈一边倒态势的口诛笔伐之中。这就是他当时没有直接册封冰凝为皇贵妃的最为重要的原因。
虽然这个创举是为了他至亲至爱的这两个人而发明创造出来,但是他又不可避免地存了自己的小私心:由怡亲王来承担更多的指责与诟病,而将冰凝完好地保护了起来。
在心机与诚府的问题上,十三阿哥确实不是皇上的对手,刚刚皇上即使已经极为明显地向他暗示了“朕实在是等不及了,而且,朕更怕是来不及!”,怡亲王竟是半点都没有意识到皇上在其中暗含了未来企图“遵循先例”的问题,也由此可见,他隐藏得有多么深,又是多么的成功。
或许也是因为关心则乱吧,此时此刻十三阿哥一门心思地想要劝说皇上尽快收回成命,完全是担心自己额娘享此殊荣会给他的皇兄带来不可估量的恶果,完全没有想到皇上“一箭双雕”的这个上谕中隐藏了多么这一层含义。
此时,望着怡亲王不惜以敏妃的名义态度坚决、言辞恳切、严辞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