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二百余亩,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大殿两侧各有配殿十五间,东配殿供奉着历代的有功皇族神位,西配殿供奉异姓功臣神位。大殿之后是中殿和后殿,其中中殿称寝殿,陈设神椅、香案、床榻、褥枕等物,牌位立于褥上,象征祖宗起居安寝;后殿称祧殿或祧庙,用于供奉清朝立国前被追封的帝后神牌,以及存放祭祀用品。此三大殿之外,还有神厨、神库、宰牲亭、治牲房等建筑。
由此可见,太庙是皇帝举行祭祖典礼的地方,对于帝王的祭祀自不必说,单说皇后的祭祀,明代仅供原配,清代兼祀继配。
奉先殿位于北京紫禁城内廷东侧,亦为明清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初,清沿明制。奉先殿由前殿享殿和后殿寝殿组成,其中前殿用于陈设先帝先后的神牌、香案、祭品等,后殿为每对帝后各隔小室,内设帝后神龛、宝床及生前用品。
依据清制,凡遇朔望、万寿圣节、元旦及国家大庆等,大祭于前殿,遇列圣列后圣诞、忌辰及元宵、清明、中元、霜降、岁除等日,于后殿上香行礼;凡上徽号、册立、册封、御经筵、耕耤、谒陵、巡狩、回銮及诸庆典,均祗告于后殿。
太庙是供奉社稷祖先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