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的可能性比较大。
年长的那个已经过五十岁,和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眼里还对这个世界充满期待不同,这个男人更多是狡黠和世故,对石涧仁这个明显太年轻的对话者也客客气气,他的履历表更简单,十年前就已经是百万级的身家,在九十年代初那已经是很有钱的了,然后在一个北方省城也就是他的家乡拥有一家火车站街对面的大酒店。
自己都在管理大酒店的石涧仁完全清楚这个男人是什么级数,那就基本和纪如青差不多了。
身上的衣服虽然还很名贵,但表情面相上的衰落破败痕迹比比皆是,因为短短十年间,猛然窜起百万身家,然后跻身千万元级别的酒店老板,现在又跌落到有点不顾一切的豁出去状态,神态中甚至有点阴霾,石涧仁跟他聊的时间比较多。
因为感觉对方显然不是那种能抓住机会创造出这么大财富的能人啊,只是比较会挥霍而已,聊来聊去也颇多遮掩,还很老练的让石涧仁有点抓不到痕迹,只说自己手里有个生物技术项目需要大量投资,可项目是怎么样,石涧仁多问问对方其实是茫然的。
就凭这个,当文先生最后问石涧仁看法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推荐了后者,并表述了自己的理由:“那个年轻人的沉稳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