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联卢布价值和粮食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想要同时保证购买需求和自选商店中还要琳琅满目的源源不断的供应,苏联的人均粮食占有量不应该是赫鲁晓夫时期的六百多公斤,也不是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巅峰的七百多公斤,这个数字应该是多少呢?是美国粮食巅峰人均的两倍,苏联粮食人均最高年份的三倍,人均粮食二点五吨。
人均有粮食二点五吨,这个数字谢洛夫表示地球太小了,他从来都没有听说过任何一个国家达到过这个数字,连三十年年后的美国都只有这个数字的一半。二十一世纪中国人均粮食的五倍,同期印度人均粮食的十倍。要是苏联在这个年代能做到这一点,美国都不应该是苏联的目标,苏联应该考虑的威胁应该是外星人。
二点五吨,可以保证苏联的一切粮食消耗,酿酒随便酿,伏特加管够。牛肉只是第一顿,吃完就扔,食物油随便榨,等等的粮食转化完成。
一个人一年内饿不死需要多少吃多少粮食呢?其实这个数字很低,两百公斤足够了。甚至根本不需要这么多,像是印度那种素食国家这个数字还要更低一些。
“这么看来社会主义国家还是少一点比较好!”谢洛夫通过这次打击投机倒把的报告,成功的校正了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