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再能干,也不过是我的臣子,我之于她们,大约就如当年上学时,在讲台上讲课的老师之于台下的学生一般,学生们在下面有些小动作,自以为聪明伶俐,瞒得过老师,殊不知老师站得那样高,下面一切蛛丝马迹,尽都收在眼里,所别者不过说与不说而已。这是源于血统的身份差距,她们根本无可逾越。
然而参悟这点的我,却未有丝毫喜悦,反而有一种淡淡的寂寥从心而起。我当时并未察觉这股细微的情绪,只是忽然问韦欢:“若是…我召你入宫,你愿意来么?”
韦欢骤然抬头看我,那神情活似看见了夏王桀,或是商君纣,又或是一个正在持刀砍人的癫汉。
那时母亲已经梳洗过,披着一件外袍在外间看东西。灯光混淆了衣裳的颜色,我直到走近,才发现她披的是父亲的赭黄袍衫。
母亲手上拿的不是奏疏,而是一本书,听见我走近,便把书放下,对我笑道:“兕子,这人写得很好,你也该看看。”
我听她语气,还以为是什么时论之类的普通书本,漫不经心地伸手一翻,发现书名叫做《韩子》,看得出这书常得人翻阅,书页已经旧了,打开一看,许多地方有指甲的划痕,然而虽是被人看了这么多遍,上面却一个注释或者批注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