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将卦爻阴阳位数与“阴阳鱼图”黑白变化度数更严格地对应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后世干变万化的太极图(以两个半圆合成的太极图最为流行),都是不对的,都不符合与卦爻位数严格对应的本义。其后在对这张图的称谓上,基本统一,此图最终确名为“太极图”,一直延用至今。
明代还有一位著名易学家来知德(1525~1604),他自己创造过一幅类似的太极图,载《易经来注图解》。
此图命名为“圆图”或“太极图”,其含义为阴阳互生——阳极生阴,阴极生阳。是在传统太极图的基础上稍加改造,但未能流行。
在行将结束的谈话里,华枫听到幻化成的人物总结道:
1.“阴阳鱼”太极图的思 想渊源可上推到原始时代的阴阳观念,但原始时代的有关图形、符号都不是也不能直接推衍出“阴阳鱼”太极图。
2.“阴阳鱼”太极图与道教有关,宋元及清代胡渭的部分有关观点基本可信,这种关系主要体现在内丹、阴阳等思 想观念上。“水火匡廓图”与“三五至精图”同样也不能直接推衍出“阴阳鱼”太极图。
3.关于陈抟或薛翁、蜀之隐者、青城山隐者创作或始传“阴阳鱼”太极图的观点,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