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thomas)认为银河系是扁平的。1755年,德国康德和郎伯特(lambert joha
heinrich)提出了恒星和银河之间组成一个巨大的天体系统。1785年,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耳绘出了银河系的扁平形体,并认为太阳系位于银河的中心。
1918年,美国天文学家沙普利(harlow shapley)经过4年的观测,提出太阳系应该位于银河系的边缘。1926年,瑞典天文学家林得布拉德(lindblad bertil)分析出银河系也在自转。
在18世纪后期,f.w.赫歇尔用自制的反射望远镜开始恒星计数的观测,以确定恒星系统的结构和大小,他断言恒星系统呈扁盘状,太阳离盘中心不远。
他去世后,其子j.f.赫歇尔继承父业,继续进行深入研究,把恒星计数的工作扩展到南天。
20世纪初,天文学家把以银河为表观现象的恒星系统称为银河系。j.c.卡普坦应用统计视差的方法测定恒星的平均距离,结合恒星计数,得出了一个银河系模型。
在这个模型里,太阳居中,银河系呈圆盘状,直径8千秒差距,厚2千秒差距。h.沙普利应用造父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