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纪时期的地球陆地变化不大,由于水生植物不断的光合作用。空气中氧气含量进一步增加。大致比珠峰顶部的氧气还少一点,广阔的海域,繁育着大量的各门类无脊椎动物,除寒武纪业已产生的外,某些类群还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如笔石、珊瑚、腕足、海百合、苔藓虫和软体动物等。
志留纪和泥盆纪(4.39-3.63亿年前):
在经历了漫长的演化之后,地球终于进入到由脊椎动物占主导地位的时期。鱼类成为当时的霸主。
3.67 亿年前,巨大的流星划破夜空坠人大海,天空中电光闪闪。这时全球气候变干,温度下降。洋流以新的形式涡动,使海洋进一步降温,表层水的盐度更高,海洋中的含氧量下降到很低的水平。陨石的撞击可能还引起更多的气候变化。这一时期可能至少有3个或多至6个来自太空的巨大天体撞入海洋中,结果导致包括造礁动物、多种鱼类和腕足类等许多海洋生物绝灭。
泥盆纪晚期,由于地球气候变得恶劣起来,湖沼干涸,盾皮鱼类绝种,许多种鱼也同样面临着威胁。在这漫长的年代中,总鳍鱼中的某些支很好地适应了环境,它们依靠偶鳍、内鼻孔和鳔爬上陆地寻找水源和食物,久而久之,其中的一部分逐步演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