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下来。
姜嫂她娘留下孩子,安心的在尼姑庵里养着,老将军她娘在山下建一处念佛堂,以为皇帝颂德的理由住下,待孩子生了,姜嫂她娘就找一只小篮子,把孩子送去山下的念佛堂交给老将军他娘,让老将军她娘以认干亲为由,把孩子抱回家去抚养,当然,为了避免麻烦,这孩子的身份,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之后,老将军的娘就如老尼姑说的一般,在山下建起了一处念佛堂,在里面住了下来,日日吃斋念佛,等候姜嫂她娘生产。
七个月之后,姜嫂她娘生下了一对龙凤胎,老师太便把两个孩子用篮子装起来送去了山下,交给了老将军的娘。
老将军的娘给尼姑庵捐了几千两银子的香火钱之后,就抱着两个孩子,回了老家,跟所有人,包括老将军都说,这两个孩子,是她在外边捡的,觉得合眼缘,想认成干孙子和干孙女儿的。
老将军并不知姜嫂她娘还活着,自然不可能多做他想,只觉得是他娘上了年纪,想要安享天伦,他跟妻子,又是没诞育子嗣,便一口答应了下来,顺着他娘的意思 ,认这两个孩子当了义子义女。
那男孩,姜嫂的哥哥,现如今已是代替了老将军,去了西北戍边,那女孩,也就是姜嫂,在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