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位,钱孙氏也终于回了蓟县。
为了女儿的婚事,她这一回颇费了一番功夫,先打听到杨义府的母亲信佛,常去附近的一处大庙礼佛,便借个由头特跑了一趟,在庙里舍了些香油钱,偶遇了杨母。
自家儿子在清鸣书院就读,眼前的钱孙氏是清鸣书院掌院的妻子,见了她,杨母自然是殷勤备至,难得两人有缘相遇,连忙邀钱孙氏一同吃了一席素斋,席间少不得聊些家事、闲事。
钱孙氏略夸了杨义府几回,只提了一回“不晓得这样好的男儿,将来会给哪家小姑娘得了去”,杨母立刻就笑着道:“这孩子心气大得很,整日说什么不立业不成家,我都管不住,他从小跟着族中叔父,被养得除了进学,什么都不想,一心都是科考。他祖父也说,难得小孩有这样的抱负,我们虽帮不上忙,也不要拖了后腿,索性遂了他的意思 ,让他下过场再说罢。”
钱孙氏不过说闲话一般提了一嘴,杨母立刻就回了这样一大段,显然话术已经说过无数遍,早了熟于心。钱孙氏也是多年的主母,自然明白对方既然敢这样答复,必是家中上下都拿定了主意,再无转圜余地。
事既不成,钱孙氏面上并无变色,只附和道:“他文章一向好,多得先生赞许,日后下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