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当庭怒斥了半日。
郑时修听得没头没脑,不由得转过头,与一旁的御史台同僚对视一眼,两人都是莫名其妙的表情。
——“这又是什么情况?难道这延州的通判郑霖,是要想入御史台了吗?”
御史台的执掌乃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
杨奎在延州数年,郑霖早不上折弹劾,晚不上折弹劾,偏在此时,待得北蛮战事一毕,杨奎告病不朝,突然借着回京之时,当殿发狂,数出了其人在延州的二十余条大罪,攀咬得比御史台还要凶横。
郑时修实在是有些看不懂了。
“杨奎其罪当诛!”
郑霖的声音又尖又利地回荡在文德殿中。
大晋每日的常朝,天子多不出朝,从前是范尧臣押班,范尧臣罢相后,因为孙首相年老体迈,自然没办法每日出朝,只能转由次相黄昭亮代为主持。
所谓每日常朝,并每十五日、百官俱朝的大朝会,其实都是礼仪性质的仪式,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真正能决定什么重大举措,或是商量重要朝事的,一般都是在朝会之后,政事堂、枢密院的重臣们转去崇政殿,与天子单独商议。
郑时修不过是一个御史台的小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