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去到那穷乡僻野之地,管着一群刁民,浪费时间,做那等并无半点意义的县令。
***
两年未见,二人自是有一番契阔,直到一桌席吃到酉时,郑时修才要告辞回家。
杨义府笑道:“这样早?我这一处还着人预备了楼中出名的妓子,又着人请了封宜奴来弹唱,竟是不听了曲再走?”
郑时修听得妓子二字,连连摆手,道:“开不得这个玩笑,我身在御史台,若是自家狎妓,将来如何好意思 起笔弹劾他人!”
杨义府哈哈一笑,把手中筷子一放,道:“当真不是因为家中嫂嫂管得严?”
郑时修连连摇头,道:“谢家女儿大方得很,不是拈酸吃醋的,怎的会在意这个!”又道,“我家孩儿已是满了周岁,义府,你那一处,又何时有消息?”
杨义府浑不以为意,只道:“前两年在谷城县,你也晓得那个鬼地方,才遭了地动,附近县乡还有疫情,因岳母怕小儿年幼,是以叫我们暂且缓一缓。”
郑时修听得发愣,道:“这还能缓的?”
“有什么不能。”杨义府听得好笑。
他正要解释,看着坐在对面的郑时修,不知为何,忽然心念一动,仿佛脑中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