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堂中围着满满的人,全是邕州城中的官员,众人各自站在自己的位子上,见着场中这不同寻常的情形,却是一个都没有说话。
那宦官手中拿着那一幅明黄色的卷轴,提着等了半日,却依旧没有等到吴益的反应,终于忍不住催道:“吴翰林,还不速速接旨。”
吴益面色难看地抬起头,在亲随的搀扶下站起身来,把那宦官手上的圣旨双手接过,也不说话,只阴沉着脸站到了一旁。
场中无人敢出声,更是没有一个人敢大着胆子正面看他一眼。
这一位广南西路官场上的头一号人物,被贬来镀金身的吴知州,就在几息之前,随着朝中的旨意,卸掉了他身上的差遣。
自此之后,所有人称呼他,便不能再称呼“吴知州”,而是只能称呼他的本官“吴翰林”了。
赵芮在圣旨并没有提到吴益的半点罪过,而是给足了他的面子,只说为体恤伤弱,特免去这一位的差遣,并宣他回京诣阙。
为了表示自己对臣子的宽厚,赵芮在诏书中还特意提到,考虑到吴益身上伤势未愈,可以等到御医诊治确定康复之后,再行动身。
天子一言一行,都是天下表率,执笔的翰林学士哪一个不是在文字里滚了几十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