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半只是知道他是一个整理者,却不知道他的其他背景,如果大家不相信,好,上面我是从资料的角度上论证,下面我就从情怀的角度上说一说,嗯,这段其实不是重点,讲不讲都可以,你们想听吗?”
“想”
“当然要听”
“必须的啊”
宋学姐也点头。
不认同是不认同,但大家还是想听。
张烨一嗯,“那我就简单说说,高鹗一直挂着保存者传播者和整理者的头衔,其实好多人都不清楚,其实高鹗的素养才是他最光彩夺目的。”他看见下面的曾教授微微点头,便道:“曾教授看来是了解的。”
曾教授肯定道:“张老师说的对,凡在有目,谅皆欣赏——这是那个时代的人对高鹗的评价。”
张烨笑道:“是这样的,高鹗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用困厄失意、才华过人八个字足可概括高鹗的一生,落魄不遇,使他与曹雪芹有类似的人生体验,早年的科场淹滞、晚年的平淡仕途使他始终处于悲苦困厄的心绪体验中,这使他能够在情感上理解和贴近曹雪芹,完成那个动人心魄的悲剧结局,此外,我们只要翻一翻资料还能知道,高鹗为人忠厚,常常勖勉、规劝弟子们克尽忠孝,走举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