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让人去义学里打听出来的。
“我开始时还以为纪先生是位穷秀才,后来才知道竟是万家的人。”
“万家?”罗锦言一时想不起是哪个万家,扬州好像也没有姓万的世家。
“就是万泓万老先生那个万家。”李大舅母于有荣焉。
李青越去年被兄长派人押回扬州,虽然错过了去年的秋闱,但却得到万泓的指点。每隔十天,便去万泓隐居的草庐,由万泓给他指导功课。
李毅很是过意不去,觉得让万泓住在草庐里太怠慢了,就拿出自己在扬州郊外的一座依山伴水的别院,捧了地契巴巴的给万泓送去,万泓不但不收,还面色不虞,他找了几个读书人询问才知道,住在草庐那是气节,是境界。
他明白了,可还是觉得住在风景如画的别院里那才叫境界。
纪先生名叫纪秋,是万泓早年在四川捡到的孤儿,那年四川地动,民不聊生。万泓之所以给孩子取名纪秋,只是因为在发现孩子的地方,附近曾经有个纪家庄,而那时正是秋天。
纪秋养在万泓身边,既不是养子也不是小厮,稍大一点就跟着他读书,天资普通,但却认真刻苦,他也知道自己没有天份,读书便更加用功,久而久之养成了一丝不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