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的时候,十个人至少有八个人都是摸过洛阳铲的。
越下墓的发现,也是在那个时候。
民国时候,北邙山上,人比墓还多,不分昼夜,到处都能看到新挖的盗洞和挥汗如雨的盗墓者。
那时候在洛川这个地方,文物盛多,盗墓是最为简单粗暴的发家方式。
甚至在那个年代,很多已经被盗过的墓洞,也会有许多骨瘦如柴的小孩子从盗洞钻进去,去看看能不能捡一些漏,许多下墓的人甚至因此缺氧而死在了墓坑里。
但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依旧是无数人铤而走险。
“先听我说个故事吧,当时我那个年代,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忍不住叹息。”左远看着赵斌开口说道。
赵斌此时静静地听着左远的讲述,他和师父跨了一个多世纪,但听左远的描述,依旧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那个兵荒马乱、食不果腹的年代赵斌没有经历过,但是非常感兴趣。
“那时候恰逢河孟省大灾荒,别说小麦玉米,地里旱的连红薯都是干瘪的。”
“应该也没有存粮吧,那个年代。”赵斌叹了口气,开口说道。
“那道也不是,当时二十年代初时候的旱灾刚来,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