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帝王当初已经下手清理了一大批当时与此事有干系的宗亲,皇后劝住了他。赶尽杀绝,帝王的凶名太甚于江山无益。
是以一些当初没有做成帮凶的、只做了壁上观的皇室宗亲,便被帝王放过了。
临安大长公主便是其中之一。
好歹毅郡王府当初有过从龙之功,虽说与帝王的血脉远近比不上临安大长公主,可论起得圣心来,未必比不上大长公主!
可这些家事又不能放到朝堂上去吵,也不值得到皇后娘娘跟前去告状。
只不过是个世子贵妾罢了,临安大长公主不是个心胸宽广的,被她惦记上,恐怕于毅郡王府也无益。
纵然在心中有一百个不情愿,毅郡王妃也还是答应了。
此情此景下,太夫人和赵氏就是再不愿意,也只得点头同意。难道她们以南安侯府之力,还能同大长公主、郡王妃抗衡不成?退一步说,三娘还要在毅郡王府生活,闹翻了对三娘没任何好处。
若是不答应,三娘不免要背上善妒、不孝的名声,那时委屈也都变成了没理。
太夫人和赵氏俱是带着一肚子气从郡王府离开的。
故此在马车上,有了赵氏的那句话。
荣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