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的一番话,语重心长,大家伙频频点头。
尤其是苏老泉,竟然手舞足蹈,简直说到了心坎里。
原来他就是不善于奢靡浮华,空洞无物的文字,才惨遭落榜的,欧阳修的主张深和他的想法,而且格局更加庞大,苏老泉觉得真的来对了。
倒是王宁安,他的心思花花,通过几个人的表情,察言观色,渐渐猜出了端倪。
不管是余靖,还是晏殊,他们和当道诸公都有些矛盾。
借着办学的旗号,宣扬他们的理念,和几位相公掰手腕。
其实也不难理解,没有更深层的考虑,人家才不会屈尊降贵,跑到小小的书院当臭老九!
王宁安一直捉摸着利用这些人,人家也把算盘打得噼里啪啦。
到底是谁利用了谁,还真不好说!
……
确立了书院名称,又划分了职务,几位大头巾就准备着开门招生了。
王宁安脑袋都大了,你们长点心好不,这是三四千人的学校,不是几十人的学堂,哪能没有规矩!
“醉翁,身为山长,你老觉得书院该怎么划分?”
“这有何难!”欧阳修曾经协助范仲淹推行兴学令,又创立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