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郎,你以为如何啊?”
“先生高见,晚生还想请教,有多少人能靠着读书,实现上述愿望呢?”
这回欧阳修开口了,“我朝科举大兴,天心仁慈,每年取士不在少数,然则四年一科,每科录取几百人,天下读书人,能通过科举者,百中无一。”
“那其他人呢,就潦倒困顿一辈子?”王宁安追问了一句,欧阳修瞠目结舌,他看过太多的落榜生了,在场就有。
“醉翁,晚生以为,孔夫子弟子三千,贤人不过七十二位,成材率一样不高。创立六艺书院,就是为了培养各方面人才,不是每个人都适合科举,适合当官。能考上进士固然值得高兴,如果考不上呢?也需要给他们一条路子。”
王宁安说着,拿出了自己草拟的一份计划。
他也采用欧阳修的“三舍法”,只是具体内容更加丰富完善。
所有新生要经过三年的基础教育,在这三年中,主要是认字、锻炼身体,学习基础算学,三年之后,根据成绩和志向,升入内舍。
想要走科举之路,就可以继续读十三经,学习诗词歌赋,积累才学。
如果科举无望,或者有别的兴趣,可以升入其他中等学堂,包括算学、医学、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