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店看过,这种方法实在是太妙了。既照顾了买方,也照顾了卖方,实在是太方便了,闲庭信步,吃喝玩乐之间,就把生意给谈成了。
生意人能不愿意来吗?
这不,平县的邸店中,就聚集了好多南方口音的商人,以江南和两淮的居多,其余湖广,四川,还有岭南,也有许多商人正在赶往平县的路上。
以往南方的商人多数走漕运,把货物送到京城,汴京先消耗无数商品,剩余的再转运到河北、山西、陕西等地……自从平县设立市舶司之后,就截了京城的胡。
江南的丝绸,茶叶,瓷器可以直接走海路,到平县登6。
大宋的海运已经非常达,南下南洋,甚至前往印度都没有问题,北上平县,更是小菜一碟。
商品走海路,就能绕开运河上一道道的税卡,即便是有点损失,也是完全可以接受。
到了平县之后,可以选择的就更多了,可以通过榷场,贩卖给契丹人,也可以通过平县,转运河北各地。
再有最关键的是平县的蜡烛、肥皂、烈酒、皮毛制品,木材,珠宝,药物等等,都是江南需要的。
一来一往,船都不空,赚头儿极大,有人甚至估算过,往来之间,平均能赚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