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之前说过的话,王宁安的确上缴了万贯,虽然这笔钱都用在了岭南,但是朝廷没有多支出一个铜板,王宁安功劳不小。
莫非说,朝廷真要冒出一个不到二十的计相,这也太荒唐了!
曾公亮默默低头,不敢多言。
不愧是有真御史之称,唐介站了出来。
“陛下,老臣斗胆请教,所说的理财能手,是不是王宁安?是不是想让他进入三司,为朝廷理财?”
“没错,正是此人。”赵祯痛快答道。
唐介猛地摇头,“陛下,三司主管户部、盐铁、度支,一国财权,何等之重!王宁安为官不到五载,年不过二十,纵然有些才略,如何能担此职位?须知道,朝廷一个命令,就会有无数家庭破败,责任至重,不可儿戏!”
见赵祯低头,默然不语,唐介又加码道:“如果陛下执意擢王宁安,老臣唯有辞官!”
说完,他把乌纱帽取了下来,放在了手里。
赵祯抬头,看了眼唐介,眼神充满了复杂的情绪。半晌他摆摆手,“我大宋何时因言获罪,唐相公不必如此。朕看,诸位爱卿的意思,也是不同意了?”
身为相,贾昌朝不能不说话了,“启奏陛下,老臣以为王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