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都是没错,可问题是不好迁啊!”
把所有适合作为都城的地方梳理一遍,大体上能分成三类,一类是洛阳和长安,这里是曾经的古都,而且周围地势险峻,易守难攻,颇有帝王气象,当年赵大就倾心这里。
可是经过了一百来年,这两地已经衰败了,漕运也荒废了,要想恢复,不但要投入巨资,还费时费力,只怕赵祯死了,也未必能完成。
从自然禀赋上,就把几个古都给否决了。
第二类就是金陵等沿江沿海的城市,这里交通便利,水运发达,能满足京城的需要,可问题是江南一贯是割据小朝廷的最爱,格局小,易攻难守,而且无论文化,风俗,都和以北方人为主的朝廷格格不入。故此富弼等人是坚决反对。
还剩下的第三类就是大名府,甚至是河间府一带。
这里近些年发展很好,能承载庞大人口,交通也算便利。
但问题是距离辽国太近,国防压力太大,贪图安逸的京官们可不想一日三惊,坐立不宁……
范仲淹深深吸口气,显得十分伤感。
“迁都就要改变朝中格局,去大名府,陛下身边就要被武人环绕,文官不甘心,去江南,北方的重臣不会点头。去洛阳,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