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起来,他一直攻击王宁安,推诿卸责。
整个事情就变了!
之前他们是策略之争,无关对错,就是顶不顶用而已,最多是质疑富弼的才能。
可现在呢!
一个勇于任事,能承担罪责,有肩膀,有承担,一个惹了大祸,不知道悔改,一味推诿卸责,诬陷别人……
这回好了,从才能变成了人品!
你富弼做人有问题!
你的胸襟不够!
不配当帝国宰相!
历代的读书人,才能差点没关系,关键是要人品过得去。比如人所敬仰的文天祥,他的打仗本事就不怎么样,但是不妨碍他青史留名。还有那位清官的代表海瑞,他吹毛求疵,处事偏激,但是人家清廉,表里如一,也就成了士人的代表。
相反,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仅仅因为品行不端,贪赃枉法,就被人骂得体无完肤,这样的例子,更是不胜枚举。
儒家士人,人品是命根子,才能有没有,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人品好,则攻高血厚无所畏惧,人品差,则先天不足处处受制于人。
面对当时的场景,如果富弼不主动保举王宁安,不请辞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