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以往的经验,肯定要民不聊生,沸反盈天,折腾得饿殍遍地,甚至会激起民变……
令人惊讶的是大宋并没有出现这些状况,相反,还一派欣欣向荣,商贸繁荣,文官们看不清楚,只能说天佑大宋,陛下洪福齐天。
王宁安却看得明白,最关键的只有一条,那就是他花钱了!而且还花了大钱!
光是皇家银行就发行了万贯的战争债券,王宁安手上能动用的资金接近一亿贯。
采购粮食,按市价给钱,雇佣民夫,按市价发工资,征调牲畜车马,采买军需物资……没有一项是强迫的。
真金白银撒下去,老百姓忙着挣钱还来不及呢,谁会给朝廷添乱。
经过这一次的经验,王宁安越发理解了货币的作用。
强征民夫,只能挨家挨户来,规定每家出多少人丁,不管家中有没有农活,愿不愿意,都必须去。
用钱招工,完全是自愿,大宋人丁无数,游手好闲的汉子遍地都是,只要价钱合适,他们乐不得挣钱养家!
说到底,钱代表着购买力,钱之所向,就是利之所向!
明白了这个道理,儒家所谓爱惜民力的说法,也就站不住脚了。
守住山海关,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