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之治都是假的,贤君名臣都是骗人的。
上古和现在也没什么区别,什么礼乐崩坏,原来古人和今人一样,都是争权夺势,都是残忍杀戮,丝毫没有情面可言!
如此颠覆,绝对是天塌地陷级别的。
很快在京的士子,还有各路鸿儒,全都动了起来,有人要求一起破译竹书纪年,有人则是痛骂欧阳修,胡作非为,诽谤圣贤。
还有人站出来,指出如果竹书纪年是真的,那么历代圣贤说的就是假的,我们都被骗了,读了假的故事,上了当……儒家的学说,不能建立在撒谎之上——好吧,如此激烈的言论正是出自苏轼的嘴,本来苏轼就性格乖张,又十分天才。
别人跟着王宁安,或多或少,都变得更厉害了,唯独他,越跑越偏,在离经叛道的路上,一骑绝尘,几乎没什么不敢干的。
反正惹了祸也不怕,有姐夫给他擦屁股。
面对苏轼的无赖做派,王宁安脑仁都疼。
好在这种热闹是他想要的,只要不停讨论,不停激荡,就会产生新的理论,这是个破坏重组的过程,只要控制好度,就没有问题。
正在激烈讨论的时候,离着科举会试越来越近,谁是主考官,越发引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