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静安更加惊讶,“老相公,韩绛在江南,不是打压世家,查办了不少官员吗?”
“是啊,他闹出来的动静不小,还说江南的官吏对他咬牙切齿,痛恨不已。可自从他去江南,又回来,进入政事堂之后,江南的棉田便快速增加,圈占兼并之风,愈演愈烈。如果没有他撑腰,江南的世家绝没有这么大的胆子!”
王宁安变颜变色,他在赵祯面前推演,就提到了剧烈的工商业发展,城市扩大,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原则上,王宁安是希望控制速度,不要弄得过快,免得流民遍地,民不聊生。
真是没有想到,江南的兼并,已经早就展开了……韩家,不错,他们曾经是很好的朋友,互相做生意,一起种高粱,酿酒,榨糖,韩家都有份。只是后来王宁安的产业越来越高端,韩家没有跟上。
莫非韩绛和东南的士绅联手,又做起了棉布的生意?
东南的士绅官僚并没有准确的倾向,过去站在旧派一边,也不过是为了争取东南的利益而已。
韩绛要给他们做保护伞,未必不可能。
包拯见王宁安陷入思索,他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缓缓道:“二郎,争权夺势,一刻也不会停。新君年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