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税收,实际上也不高,除掉各种苛捐杂税,真正的农业税,最高时才仅仅百分之十,也就是说,六十石粮食,朝廷只征收六石。
可这六石粮食,找谁征收呢?
地主才不会那么好心,替佃农缴税,按照他们的思想,那就是谁种地谁缴税,于是这六石粮食的税收,最终还得由佃农自己支付。
按照正常算法,十八石粮食,再去六石,最终能留下十二石,也算是比那些工人强上不少。
只可惜,税率不是这样算的,朝廷改革货币政策后,佃农缴税,不是上缴粮食,而是支付银子,他们手上没有银子该怎么办?
那就卖粮食换银子呗!
于是每到粮食收获,缴税的那段日子,因为大量粮食出手,导致各地粮价都会猛跌,加上商人收购粮食,肯定要赚取差价的,所以佃农们将手上的粮食卖给商人,一石最多能得三钱银子。
虽然朝廷收税,也会按照当时银子与粮食兑换价格进行收取,可佃农也需要留点余钱,买各种日用品啊!
所以即便是收成最好的时候,佃农们留下足够一年生活的粮食后,能拿到手的银子,基本不超过二两,而那些在作坊里打工的工人,在购买了基本生活的粮食后,差不多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