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红夷大炮,史可法本人也知晓其重要性。
正是他在崇祯十六年建议,南京军械库那些陈旧、笨拙的“神器”应该换成更为轻便的“三眼枪”(即三筒枪),以及威力更强的大将军炮(红夷大炮)。
因而,在朱由检重掌南京政权,并重用史可法之后,史可法尽了极大的努力改装他的炮队,并投入大量军费,让徐光启的学生陈于阶,替他制造这种新的红夷大炮。
陈于阶师承徐光启,为了大明能造出威力更大的火器,他曾忍辱负重,拜入一个改变了他宗教信仰的天主教堂铸造坊,只为了能学习红夷大炮的铸造技法。
就连苏州重工的红夷大炮,使用的技术,还是出自陈于阶之。
而这次郭胜的营救目标,自然也包括了陈于阶这名匠人。
北面城墙上的红夷大炮数量不多,只有五十门沿石墙架设在木制平台上的红夷大炮。
这些大炮原本是用来攻击清军地面部队的,可如今对面已连续炮轰了一个时辰,却并未派出一兵一卒,明军若是再不反击,城内原本就不高的士气,将荡然无存。
双方都是红夷大炮,射程都相差不多,虽然明军火炮数量少,但却有一定优势,那便是明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