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兵方面,会有很大的优势。
苏州境内,三万多兵源,已经趋于饱和,再继续征召,就会严重影响农业与手工业的生产力了,而李鸿飞在苏州的所作所为,对外界来说,并不得人心,招兵方面,还是需要民族英雄来拉拢人气。
“末将愿效死力!”史德威大声说道。
至此,史德威正式成为李鸿飞手下一员大将............
镇江的李鸿飞,正在紧急集合队伍,准备开赴南京,而随着扬州屠城事件持续发酵,南方各地百姓,也渐渐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
大屠杀“凡七日乃止”,但扬州的屠戮,却足足持续了十日之久,可见前所未有。
南方的文人士子,听闻这一消息,纷纷出言谴责起清军的暴行。
民间抗清热潮,再次空前高涨,不少有志之士,自发组织民团,奔赴南京,以求抵御鞑子的再次入侵。
他们不愿意投军当地官府,因为南方有不少文人士子传言:扬州城破之际,各镇总兵因为内斗无一救援,甚至还逼反了武昌总兵左良玉。
就连苏州的李梦回,想要领新军救援,却也因为上游截江,导致没有足够船只渡江,只能望江兴叹。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