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人的遗体。
对于阵亡士兵的尸体处理,李鸿飞原本想学后世一般,在各地建立烈士陵园,好让这些战死的士兵,最后能魂归故里。
可这个想法是不错,但实施起来却十分困难,别说其中参军的,大部分都是北方逃难过来的难民,无法魂归故里,就算是苏州本地军人,在这个交通不便的时代,等遗体送回,基本都烂成骨头架子了。
古人讲究入土为安,火化那都是对待敌人的处理方法,除非是瘟疫,否则焚烧尸体,那是对死者大不敬。
没办法保存尸体的情况下,将尸体运回,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同样腐烂的尸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还容易引起瘟疫,所以最终对尸体的处理方式,便是在当地择一处风水宝地进行安葬,等到以后条件允许,再派人在这些安葬遗体的地方,树碑立传,修建烈士陵园。
距离第五师退守的那座山峰后方五里开外,一片将近十来亩的新建墓地,葬下了此次战死的两千三百七十六名第五师士兵。
这些士兵的墓地很简单,就是一个土包坟,外加一块粗制墓碑,上面刻着姓名以及所属部队单位,每座墓碑旁边,都放了一束野菊花,算得上是唯一的祭品。
其中有一座墓碑,倒是与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