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他在,他的成绩就总是名列前茅。投笔从戎后,自见习少尉到日后统帅千军万马,他总是虚虚实实,常胜不败。别人认为根本行不通的方案,他敢干,还总能打胜。他的每一次胜仗,都充满他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各军阀部队没有人愿意与他交手。赢得“小诸葛”这个的时候他还只是个30出头的青年。
如今武汉政府里面经常有人将现在的黄浩然和当年的“小诸葛”拿来做比较,他们两个人之间的确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早早的成了名将。不过也有人说“小诸葛”的战功都是在内战取得的,没有黄浩然的战功含金量高,这让“小诸葛”难免有些心存不满。
李长官告病离开了第5战区,这给了“小诸葛”一个的机会。“小诸葛”是全力以赴上阵的,他不愿错过这次证明自己的良机。
经过连日的苦思冥想与司令部将校幕僚的反复推演,“小诸葛”还是把东久祢官埝彦王的第2军主攻方向判断成右翼的大别山南麓与长江北岸之间的狭长地带。
“小诸葛”做出这样的判断是有着充分的理由的。在他看来沿此路进攻,是日军攻取武汉的最佳捷径,东久祢官埝彦王的第2军如果沿此径主攻,可以于与江南岸冈村第11军及长江的日本海军相互照应,配合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