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棋局结束,这两三目棋都追不回来。
反到是李世石实战的选择,这种下法虽然貌似实地损失更大。
附带提一句的是,在中方封盘的时候,李襄屏简单点了点目,根据他的计算,在那个时候黑白双方的目数都差不多,也就是是大家常说的“盘面胜负”,要知道到了现在,“春兰杯”可是要贴三又四分之三子的,折合成目数的话那就是黑贴7目半。大贴目下的“盘面胜负”,这个差距当然是相当大了。
实空上的差距如此之大,可李世石为什么还要这样选择呢?李襄屏现在认为,他只要是不想全局受制啊。
如果说那朵拔花像是一个包袱,黑棋如果选择逃龙,那么这个包袱就将由黑棋一直背着,可能到终局时候都卸不下来。
而李世石实战的选择,他就像是在那个时候就卸掉了这个包袱。不,不仅仅只是卸掉包袱,如果只有这一个作用的话,那卸掉这个包袱的代价未免也有点太大。
最最重要的原因,当李世石选择弃子后,由于那朵拔花还有种种余味,还有种种利用,因此这朵拔花,现在应该算是白棋的包袱了呀。
“啧啧,小李毕竟是小李呀,这就是一个赌徒......”
想通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