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毓祯眼角余光注意着她,见她没看自己,还一副游思模样,心里更生恚意。
孙楫上前见礼道:“吴郡孙氏嫡支长房嫡次子行二、丙子科进士甲第、授建安县尉、今科春闱泉州籍官秀举,孙楫拜见秦国殿下。”
他今年才二十一岁,但十八岁就中了进士科,吏部选试后授从九品上建安县尉,任职两年有余,就遇上三年一期的秀才科开举,于是考取了泉州的籍官秀举名额,参加正月二十五京中礼部贡院举行的秀才科省试。
李毓祯心里咦一声,十八岁就考取进士科,这绝对是俊彦之才,而以二十出头取得籍官秀举资格,这个俊彦前面还要加一个“杰出”。
大唐科举有五十五科目,以秀才科最难,是取“天下秀异之才”,考国家治政和方略,不同于一般科目,中第称为秀士,授官高于进士、明经、诗赋文茂、明法等诸科,正八品以下的在职官员也允许考秀才科,中第者即按等授上中下县的县令,成一县主官,省却职官升阶和升主官的漫漫长路,而且以后的仕途晋升也会比其他科举进士更顺——凡是中秀才科秀士的官员,多半都能跨过文官五品这个分水岭,成为中级官员,而其中约有一半,有希望晋身三品高官。大唐近百年来的宰辅任职者中,就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