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郭嵩焘给他银子时,说明了银子是来源于洋人,只是因为银钱使用不便,才被郭嵩焘在湖北巡抚衙门的帐房换成了吴越的养廉银子。中立派宝鋆是既不想故意整吴越,又不敢得罪肃顺,也就制止了何庭桂的纠缠不休,把吴越送银子的事如实上报了满清朝廷。
反倒是骆秉章的事简单易办,三个洋人都承认他们是被湖南巡抚衙门的官船接到了长沙,还有无数的旁证,骆秉章想抵赖也毫无办法,只能是老老实实的低头认罪。
让骆秉章欲哭无泪的还在后面,本来骆秉章还打算效仿吴越钻条约空子,借口是雇佣洋人为自己工作而非故意放纵洋人的内地闲游。然而钦差正使宝鋆却十分无奈的告诉骆秉章,说那三个洋人两个来自英国,一个是法兰西人,都不是条约中明确规定不准任意进入内地闲游的美国人。
而满清政府与英国人签定的《南京条约》,还有和法兰西人签订的《黄浦条约》,都明文规定了一旦现英国人和法国人离开通商口岸深入内地,都要立即抓捕拘押,移送到就近的洋人领事馆处置。所以,骆秉章没办法象吴越一样的钻《望厦条约》的空子……
“连条约都坑我,老夫这次算是认载了。”这是骆秉章的心里话。
不止吴越和晚清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