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谈判或者直接求和做出让步,咸丰大帝却半点都拿不定主意。
大概是野猪皮前八世的地府恶灵保佑,就在咸丰大帝焦头烂额到了极点的时候,随后抵达渤海湾的美国公使华若翰和沙俄公使伊格纳季耶夫先后送来了外交照会,一起表示愿意充当满清朝廷与英法联军之间的调停人,劝说英法联军退兵回国。咸丰大帝闻报大喜,几乎是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让华若翰和伊格纳季耶夫担任调停人,却丝毫没有留心到伊格纳季耶夫和华若翰都在照会里留下的陷阱——要求享受与英法两国新条约中完全相同的特权待遇。
简单的说,也就是不管英法联军与满清朝廷谈出了什么结果,新条约中英法两国所获得的利益,美国和沙俄不花一分钱就可以同样享有。
当然,也不能说美国和沙俄两国的公使只想占便宜不想出力,至少沙俄公使伊格纳季耶夫就做出了贡献——登6交涉时,伊格纳季耶夫现清军集中重兵于大沽和塘沽一线,却象吃错了药一样的主动放弃了另一个军事要地北塘,伊格纳季耶夫便也没做任何的犹豫,马上就向英法联军秘密报告了这一重要情况,并建议英法联军在北塘登6,水6夹击大沽口,打开直抵北京的水路门户。
伊格纳季耶夫先生这么做的原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