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王晓辉一拱手道。
现在的他,早以忘记了之前帮大将军拖延时间的想法。
或者说也不是忘记了,而是大将军都死了,他的想法也随之改变了。
比如,跟着王晓辉,或许也能干出一番大事业
随着有人愿意劝降,另外的两位投降的将领,也没有犹豫,立刻表态他们愿意听令行事。
没办法,形式比人强,这里亲卫都降了,而且还有人愿意去劝降,他们要是不同意,那大将军就是他们的下场。
既然他们之前为了保命,而选择投降,现在自然也不会在意去劝降楚国的士兵。
接下来的事,就不需要王晓辉负责了,有了这三位楚军将领去负责劝降,整个中军大营的战事,迅速减少了起来。
之所以只是减少,而不是完全停下来,自然是因为这里是中军大营,这里的士兵,很多都非常的忠心。
他们没有看到大将军与一干将领被瞬杀的情况,无法体会到王晓辉这种非人的杀戮手法,自然会选择继续与蜀军大战。
当然,也有眼尖的立刻选择投降,因为他们看到了大将军亲卫被俘,看到了军师都投降了,所以他们毫无心理负担的投降了。
军中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