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也叫徐家丝坊,可是生意不好,主要是他们缫的丝色泽发暗不说,因为缫丝的手艺不精,接头多,严重影响了生丝的再次利用率,要不是他们家的生丝便宜,估计那几家客商怎么会还和他们家做生意。
问题是生丝压的价格太低了造成他们。别说是薄利多销,根本就没什么利,人家一斤生丝,起码还能挣个十几文,到了他们这里,1斤生丝能挣三五文,已经算是高的。
一年只有两季的生意可做,这样下来,他们家连混饱肚子都有点艰难,想要把铺子的生意做大做好,又没有那个本事。
虽说他们家有十五亩桑田。
可是这周围哪一家丝坊自己家里能没有桑田不养蚕?
像他们这样靠自家的缫丝手艺苦苦挣扎的小作坊多的是。
别看着凤山县是最大的生丝集散地,可是除了那沿河二十八家有名丝坊之外,他们这些都只能算是多如牛毛的小散户。
不光手艺不行,价格也卖不上去。
只能算是靠着手艺勉强糊口。
为什么他们家明明自己有田,非要种桑树,而不是回去把那地里种上粮食,恐怕也能吃饱。
实在是他们这里的地因为地理条件的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