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玄幻小说 > 民国二十六年我来自未来 > 章节目录 第三十八章 夜宴 上
速度,因人均耕地的减少而变慢,土地价格则因人均耕地的减少而上涨。这一降一涨的双重压力,使农户越来越难以扩充田产,在清代晚期,往往需要经过几十年或几代人,一个中产之家才有可能买进几十亩地。人口的增长,正是导致“兼并”越来越难、地主规模越来越小的主因。如果很难理解的话,就这样打比方,现在的上海北京房价之贵众所皆知,如果一个有四、五套房子无其他资产的家庭想不通过贷款不断买房最后变成上百套同样价值房子的大房东,在房价没有剧烈波动的前提下是要花近百年才可以完成的任务。

    也就是说民国的农村,地主有,小地主很多,真正的大地主除了那些军阀人物以外是少之又少。

    另外有一个误区是后世很多网络段子中,民国时的中国农村是一片祥和的世外桃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地主则都是靠勤劳发家致富的种粮大户,并且都是对佃户心怀慈悲的大善人。总之在他们看来,民国的中国农村是无比美好的人间天堂,直到红党的土改将其变成了地狱。这种农村的描写在家族文学中最为多见。

    但是实际上的民国农村却是普遍的贫穷,也就是大家习惯说的地主家也没有余粮。1932年薛暮桥的《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