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凉官场的畅通无阻开了多少扇不为人知的后门?哪怕是称得上北凉最为清流的一些书院先生,也对文采平平的陆氏子弟青眼相加,希冀着跟陆家继而跟徐家结下几分香火情。如果不是陆丞燕有主见,陆氏家主陆费墀早就借此一跃成为北凉文坛宗主了。徐凤年难免有些感伤,他犹记得陆家老祖宗死前交给陆费墀的那只普普通通的竹篾灯笼,是想着陆费墀能够接过那跟随乱世一同摇曳的灯火,争取薪尽火传。很显然,对于举族搬迁贫瘠北凉早有怨言的陆费墀,在北凉扎根的过程太过顺当后,突然发现陆氏在北凉有了无人争锋的大风光,不仅是陆费墀,整个陆氏都太快得意忘形,远不如同为“皇亲国戚”的老狐狸王林泉那么藏拙。但真正让徐凤年感到积郁的正是王林泉的安分守己,春神湖王家越是刻意对书香门 第 662 章 军情是第一要务。
不过能随手摘掉几颗敌方头颅的话,想必谁都不会拒绝。
这一标探子中冲出一骑,在百步外搭弓射箭,准头极好,直刺坡上三骑居中的徐凤年头颅。这蛮子大概是想确定这三骑的实力,不好惹大不了就后撤,是绣花枕头那就杀人夺马。
如今凉莽两军对垒,最早开始互换性命的肯定是斥候。
徐凤年撇过头,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