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手中的条陈放下,朱厚照看着老爹,笑着说道:“父皇这些年也不容易,不过这些人总把目光钉在庄田上,这不行啊!如果庄田要纳税,那读书人是不是也要纳税?太祖皇帝的时候优待读书人,给了读书人免税田,可是这读书的人的免税田是有定额的,可是现在这些人呢?”
“凡是有功名在身的就不纳税,隐匿田地,隐匿人口,这事他们怎么不说了?不如官绅一体纳粮吧!”
朱厚照用很随意的话,说出了惊天动地的一句话。
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这绝对是土地税最好的税收方式了,不收人头税,只从土地收税,只要没有土地就可以不用纳税。当然了,单纯的这个政策会导致佃户更受压榨,底层百姓更加的苦不堪言。士绅地主肯定是会转嫁赋税的,如果他们纳税了,那么税钱肯定是那些佃户来出,而不是士绅地主他们出。
这也是为什么大清那么有钱,底层百姓的生活却异常困苦的原因,很简单,压迫和剥削更重了。
在这个时候,国家就需要导流,让没有地的百姓不在做佃户,有新的方向,有新的活路,不会只被压在土地上被被削,被压迫。
那么怎么导流?工商业,实体工业以及商业,怎么拉动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