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踪影,大渡河的流速实在太快,太平军擅长的搭浮桥技术完全派不上用场,只能划船来抢渡了。可是渡船根本不够用,石达开下令马上赶扎木筏全力渡江。
石达开在向紫打地进军之前,打听到这一带地方彝族很多。这些彝族居于高山,生活艰苦,性格强悍,只受土司管辖,与汉人很少来往。为了避免发生磨蹭,石达开在进军之前,向沿途各土司发文告,说明太平军的来意。文告中说:“满清异族,荼毒中华已极,天王拔举义师,大张挞伐。天兵纪律之师,望所到之处,约束所属百姓,切勿听信谣言,滋生事端。”
这样,沿途多数土司都能听从他的劝告,双方相安无事。主要少数土司受清军利用,想来截夺太平军的辎重粮草,发动袭击,但是都被击退。
那日清晨,太平军前锋到达波涛汹涌的大渡河畔。大渡河古称峨江,又称银河,发源于青海,两岸雪山绵亘,到了化雪季节,千里激流,倾泻而下,汹涌澎湃。既因水势凶险,难以架桥,复以水寒彻骨,不能泅渡。两岸之间交通只靠少数渡口和与铁索桥维持,自古称为天堑。
太平军当时所到之处,是大渡河南岸番族土司王应元所管辖的紫打地,这里北濒大渡河,西濒松林小河,东南两方都是崇山峻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