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公爵在1835年致英国外交大臣卡尔的信中表示,只需一艘主力舰、二艘大巡洋舰、六艘三等军舰、三十四艘武装轮船和六百名陆战官兵,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沿海中国海军的全部威信一扫而光,并把数千只土著商船置于我们的掌握之下”。
英国随即毫不犹豫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果清军的水师果然都不堪一击,一溃千里,中国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当时一些开明的大清官员,已经敏锐地意识到海防废弛将带来的恶果,纷纷进谏呼吁加强海防建设。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林则徐提出了“建立船炮水军、固守海疆”的设想,堪称近代中国向洋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则大胆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方略,成为近代杰出的海防思想启蒙家。
1839年林则徐任钦差大臣后刚抵到广州时,便见识了西洋的坚船利炮。他从美国人手中购买了一艘排水量1200吨的“甘米力治”号商船。并将其改为装有34门炮的兵船。而且林则徐还并仿造了一批西洋火炮。在发配新疆的途中,林则徐进一步强调:“剿夷而不谋船炮水军,是自取败也。”
在签订《南京条约》前夕,道光皇帝也认为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于双方海军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