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英国驻华外交机构殚精竭虑,毕竟还有俄国、法国等虎视眈眈地盯着这桩大买卖。这单买卖作为大清帝国的首张海军订单,谁能喝到这碗“头汤”,谁就能在中国的海防中有更大的影响力,从而将自己的势力更深地扩张到亚洲。
英国好不容易抢到了订单后,却面临一个自己设立的障碍:1854年,英国通过了一个“中立法案”,宣布在太平天国战争中中立。而清政府这次痛下血本采购舰队,为的就是立即开赴前线对付太平军。一边是生意加“国家利益”,一边是道义加法律义务,而且,号称信仰基督教的太平天国玕王洪仁轩也在西方报纸上呼吁“洋兄弟”们不要做亲痛仇快的事情。
但是此时,太平天国本身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英国驻华代表巴夏礼访问天京之后,对太平天国表示了极端失望,他认为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以来,他们本可以将南京建设成为新中国的首都,但十年中,太平天国却证明了自己充满着邪恶,到处进行摧毁和破坏,南京与其说是一个政府的首都,不如说是一群强盗的巢穴。他发电报回伦敦,认为向中国输出这样一支舰队,证明了英国在推广世界文明方面的自信,是在推广英国人的聪明才智和高尚道德,因为它是在帮助平息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的一场